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3904

170122 悉尼【法会音频+文字】幸遇佛法光明心,开悟人生闻佛音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18 10:47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 >其他各场法会文字合集


   >各法会音频+文字+美图合集<  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四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幸遇佛法光明心,开悟人生闻佛音 ——2017年1月卢军宏师父悉尼法会开示摘要



时光逝去似流水,

无常烦恼似无情,

幸遇佛法光明心,

开悟人生闻佛音。


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慈航普度观世音菩萨,感恩龙天护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,感恩各位法师、各位嘉宾,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佛友们、义工们,大家好!


新年新气象,我们忙碌了一年,在澳洲的听众朋友们和世界各地的佛友们,你们都想知道2017年鸡年将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去年师父在这里提示大家的所有的世界大事全部应验,今天我也等会儿也会和大家做些提示,让我们怎样在新年中趋吉避凶,避开天灾人祸。现在每年世界上的死亡人数是五千八百万人,每天因各种原因死亡人数是十五万八千九百人,因想不开、忧郁症、烦恼、痛苦、恐惧症等,已经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平均每年是一百万人。前天墨尔本CBD Bourke St发生了特大的汽车撞人案件,当时站在边上的人都懵了,一辆汽车开的非常快,横冲直撞,当场撞伤二十人,撞死一人。我们就是在等公交车也可能会碰上这么多的事情。现在自杀人数每40秒就有一人,每一天自杀人数是两千七百三十九人,都是因为人想不通。人间,怎么样预防控制我们自己的心理病,也很难克制住。只有学佛能让你想开,要知足常乐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知无常,懂因果,不管碰到什么样的烦恼,只要学佛,相信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。(掌声)


人生短暂的生命其实只是一种幻觉,我们小时候,在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的时候,就像做梦一样,一个幻觉,一切都会过去。学会放下,把握今天,胜过一百个昨天,才能拥有未来的明天。要让明天不难过,就从今天想通想明白开始。(掌声)


悉尼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的4月,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,一个女留学生冷女士被谋杀;在墨尔本有一对邻居,邻里纠纷居然争了47年,90岁的老人因为遭到邻居说他下毒毒死了他花园的玫瑰和植物,居然用铁块砸伤了对方的头部,导致对方83岁的老人死亡,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不得善终。


人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丰富,但精神上却越来越狭窄,心量越来越小,才会导致自己痛苦的悲剧发生。生命很可贵,但是人就是不珍惜。


明朝有个人叫袁了凡,曾经遇到一个算命很准的人,说他未来的事情全部验证。当时袁了凡心里就有了一种“顺天应命”的人生态度,觉得人的一生全部都是注定的,所以随它去,自己也不去努力。有一年,他去拜访一位名叫云谷的禅师。云谷禅师对他说:“你知道吗,命运是可以改变的?修养内心,增加道德,就可以改变命运。”并跟他说了很多过去的经典。袁了凡告诉禅师,按算命的说法,他自己考不上进士,而且没有儿子。云谷禅师问:“你自己想一想,你能考上进士吗?应该有儿子吗?”袁了凡想了很久,说“不应该”,并承认他自己性格上有很多缺点,性格急躁,心胸不够开阔,不能容忍别人,有时还仗着自己的聪明来压别人,非常任性,说话不注意,脾气不好,冷漠,喜欢喝酒,经常不睡觉彻夜玩,不保养身体等。他认为这些都说明自己道德水平不够,也不应该在人间有福气。云谷禅师说:“孔先生算你不登科第、不生儿于,这是天之作孽,是你前世所作的业报,是可以违反它、改造它的。你只要尽力去作善事,多积阴德,聚集自己所作之福气,哪里自己会得不到享受呢?《易经》说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’;《周书》也说‘无命无常,修德为要’,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很长的寿命、没有很好的福分,如果修自己的德,可以延长寿命,可以让家里变得很富有。古人不欺人。所有幸福都是我们自己求得的。祸福不是天掌握,也不一定完全是天注定的,一定要靠自己去改变。很多人家里一天到晚吵架,学佛修心之后,念经了,脾气改好了,大家相互尊敬,就改了自己的命。”袁了凡就开始忏悔自己。他原名学海,从这一天起就改名叫“了凡”。因明“了”立命的道理,不愿再堕落“凡”尘当中,所以叫“了凡”。并且他说要做三千件善事,以报答天地祖宗。云谷禅师给他一个功德本,让他每天记录自己做过的事情。从那天起,袁了凡每天都提醒着自己不放任。多年以后,袁了凡改变了,不仅儿孙满堂,而且功名满满,是历史上少有的“文理全才”。


做人不要让自己的命把自己的心锁住,生活中有多少人忙忙碌碌地、无为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,天天吵架、烦恼、难过,在短暂的一生中干了很多不该干的事,还来不及把自己的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,这就是蹉跎光阴,就是在虚度生命,就是在偷窃你的幸福。(掌声)


我们做人本来可以衣食无忧,可是你不努力,最终食不果腹,衣不遮体,整日为了生存而忙碌,哪有时间去积福积德?不积福哪来的福,不积财哪来的财?我们本来可以儿孙绕膝,可是你不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,于是,亲人们慢慢离你而去,你只能在回忆中体味那些似有似无的感觉。


师父在养老院Lewisham Nursing Home做义工喂饭五年,那些孤独的老人,难道他们没有孩子吗,他们没有亲戚吗?孤独的一生,晚年。生命承载着幸福,如果浪费时间,逝去的不仅仅是生命,还有幸福。要去寻找幸福,你还有机会得到幸福,但是现代人天天去寻找苦难、发现烦恼,就跟苦难烦恼在一起,这是令我们最心痛的。忧愁、想不通、烦恼,会让幸福白白溜走。发现幸福比享受幸福重要,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就是在珍惜属于你的生命和幸福。(掌声)


在世界上要珍惜三宝:一、知识要珍惜,要学知识;二、要珍惜身体,因为身体没了你人就没了;三、要珍惜友情,我们学佛人珍惜的就是佛情。普通人只想着怎么度过这些时间,而有智慧的人是设法利用这些时间,珍惜这些时间,当你珍惜时间之后,就等于延长了你的寿命。(掌声)


每个人一生都会做错一些事情,不学佛的人很难原谅他人,不能原谅别人会让自己在别人的过错中伤害自己。


一个女孩因为小时候爸爸离开家庭和他的初恋情人结婚,她从此跟着妈妈生活,很恨她的爸爸。在她成长的过程中,她知道她爸爸私下帮了她很多,但是她对父亲的恨从来没有断过,也不想原谅这位抛弃她的父亲。直到她自己也谈了恋爱,她才明白爱情的滋味,尽管她心里有些缓和,但是她表面上依旧不肯原谅父亲。这时候她的爸爸越来越老了。这个女孩子因为生病住院,妈妈告诉她,是因为她工作压力大,导致精神上的不适,并且请心理医生给她开了一些药。这时她的爸爸也正好住院,得的是肾衰竭,需要肾移植,而亲人的肾脏是最好匹配的,当她妈妈来问她愿意不愿意移植一个肾脏给她的爸爸的时候,她答应了,但是不肯见她爸爸。手术过后,她的爸爸颤颤巍巍的来看她,她冷冷地看着窗外,不想理他。她心里已经不恨爸爸了,但是她不肯低头,当这个日益老去的男人哽咽着说“谢谢女儿”的时候,她几乎都要哭出来了,但是她没有看父亲一眼,她说:“不用谢,我这个肾脏就当是我还你的生育之恩。”这个女孩子出院了,很快她要结婚了,在婚检的时候,医生说:“你进行过肾脏移植吗?”她抬头答应道:“是,我移植过,有什么影响吗?”医生微笑道:“没有,移植到你身体里的肾脏和你的肾脏相处得很好,你很幸运,是谁愿意将自己好的肾脏移植给你的?”这个时候,她才恍然大悟,脑子一片空白,像发疯一样跑回去,翻开那些她吃过的药,揭开药瓶上面遮盖的另一张纸,看到了包装,赫然写着功效是抗排斥类的药物。“原来爸爸妈妈都在骗我!”父亲将自己的好肾脏捐给了她,一切都是为了她。当她跪在父亲床前的时候,父亲已经不省人事了。父亲死了,没有等到她再叫声爸爸,也没有等到她的婚礼。这就是爱的力量。(掌声)


我们学佛人不能一辈子不原谅别人,学佛人要懂得慈悲,给别人忏悔的机会,就拥有内心的包容和宽容。(掌声)


有一个男孩子四岁,妈妈过世了,父亲每天打好几份工来维持生活,慢慢累了、脾气变得不好。父亲每天早班,下午四点钟下班,回家睡三个小时,准备一个小时在路上,晚上八点就要离家上班。儿子四岁,总是很乖,爸爸回家总是看见他在做功课。有一天,天很冷,父亲回家没有看见儿子,很生气,太累了,睡到七点闹钟响了,一看儿子还不在家,父亲赶紧出门去找他,一开门,看见儿子一个人坐在楼梯口,浑身冻得发抖。父亲吃惊地问:“你怎么不回家?”“对不起,爸爸,我忘了带钥匙了。”“你为什么不敲门?”“看爸爸这么累,每天只能睡一会儿,我不想打扰你,想等你出门时再进去。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理解别人才能生出感恩的心,知道自己不足才能精进修行。学佛人要圆融做事,要为别人想,对人间的事和人不贪不求。该来的终究会来,该走的一定会离开,凡事都要看前因后果,因缘成熟了,果报就产生了,无法阻挡。知因懂果,人要像河水一样,有深有浅,有干净有脏,只要我们心包太虚、海纳百川,就能从容的在人间的烦恼中得到解脱、得到超脱。(掌声)


不要去改变别人,因为改变别人是很困难的,接纳别人才能让别人喜欢你、尊重你、关心你。愚痴的人总是试图让别人了解自己,如果你是个有智慧的人,应该让自己多了解别人、关心别人。人与人的相识是一种缘分,无论遇到的是谁,都要感恩他陪你走过的人生每一段路,多一些温暖给别人,多一些慈悲送给别人,也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欢喜和善缘。(掌声)


公元1011年,23岁的范仲淹离开家乡,跋山涉水,来到应天府应天书院求学。他发奋读书,孜孜不倦,疲倦时用凉水浇脸,饥饿时以稀粥充饥,日夜与诗书相拥,五年未解衣就枕。1014年正月的一天,当朝皇帝宋真宗来应天府朝拜圣祖殿,大街小巷挤满了围观的人,大家都想一睹皇帝的风采,书院的所有学子也都纷纷跑出书院去看皇帝,大家都想看看皇帝长什么样,唯有范仲淹不为所动,继续读书。皇帝走了之后,同学们一个个都回来了,很兴奋,说“你为什么不去看皇帝,为什么还坐在这里读书?”大家都感到很奇怪,万岁爷驾到,千载难逢的机会,都不去看看皇上,怎么坐得住啊?一个同学好奇地问范仲淹:“范兄,你怎么不去看皇帝呢?”谁知范仲淹反问:“皇帝有什么好看的?”同学说:“皇帝,我们一辈子可能难得见上一面,这机会多难得啊!你真应该去看看。”范仲淹回答:“皇帝,总是要见的,等将来看也不晚啊!眼下,我要好好读书做功课。”说完,他继续读书。范仲淹家境贫寒,看着他的寒酸样,很多富家弟子都鄙夷地说:“你以后想看皇帝,痴人说梦。”而有的同学认为他有远大志向。五年寒窗,范仲淹学有所成,而且出类拔萃,独领风骚。1015年,27岁的他考上了进士,受到朝廷重用,步步高升,最后成了在皇帝身边辅佐的重臣,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皇帝。

割舍今天,才能收获明天——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。学佛也是靠着每天的积累,才能获得明天的希望。每天把别人喝咖啡、打麻将的时间用在学佛念经上,等别人生病的时候,你有菩萨保佑没有生病,等到你上天享受的时候,可能别人正在医院受苦,这就是累积功德。让我们珍惜每一分钟,现在就好,心灵健康,身体健康,才能永远想到、得到回天的路,成为佛,成为菩萨。(掌声)


人很可怜,当喝不了冷饮的时候,才开始怀念年轻时候能够猛喝冰块的味道,当吹不了冷风、一碰到冷风就浑身痛的时候,才羡慕当年那个用冷水浇身和睡在冷炕的身体,当我们现在被欲望迷惑、陷于天天烦恼的时候,才开始想到过去平平安安宁静的时候有多好。然而,回不去了,人生很多好过的东西就这样回不去了。当你失去这一切,你与生活就剩下烦恼、妥协和无奈的接受痛苦。从这意义上来讲,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天堂一样的生活,也曾经生活在自己认为的天堂当中,但那时候不重视、不珍惜,也从未想过天堂是这般模样。很多人离婚之后才会想到过去的太太、过去的先生是真爱我。生命的天堂永远都在,只能回望,但是不能回去。学佛之后,我们不但能回望,还能回到原来无忧无虑的平静生活。只有重新看淡、放下、忏悔过去的业障,才能在未来保平安,才会知足,才能常乐。(掌声)


曾任英国首相的乔治有一个习惯:走过一个门,都会随手关上身后的门。有一天,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,他们每经过一扇门,乔治就把门关上。朋友非常纳闷,“你有必要关上这些门吗?”乔治微笑着说:“当然有必要关上。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。你知道,这是必须做的事。当你关门时,也就把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,不管是美好的成就,还是烦恼的失误,都把它留在了过去,你又可以开始重新进入你新的步伐。”朋友听后,陷入了沉思中。“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”,多么经典的一句话。人生过去总会留下很多痛苦的回忆,我们要看到将来,不能再悔恨过去、伤感过去,因为过去已经不能改变,能改变的只是现在和未来。(掌声)


有些人总是把沉重的包袱背在身上,“我对不起……我难过,我伤心,想当年我怎样……”总是为失去的年华而伤感,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。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开心快乐的人,就要记着随时将自己的一些忧虑、遗憾和懊恼,拒之门外,将痛苦抛到脑后,才能充满希望的迎接未来。(掌声)


人要为自己的未来想,一个人学佛了就是慢慢地开始觉悟了,人间贪心不断,为名为利,不惜让自己受苦受委屈,有时就是为了买一个大房子,一辈子甘愿做房奴。想一想,现在的房子不小了,为什么还要多?钱够了,为什么还要多?


天降大雨,一个男子搭公车去赴宴会,车上乘客非常拥挤,他的心情很不耐烦,突然觉得有人的雨伞尖碰到了他的脚踝。他本想骂那个不知轻重的人,但是车里实在太挤了,人挤人,他无法转身。车子摇摇晃晃继续开,那雨伞尖插在他脚上更重了,他心中的怒火越来越高,心想过一下儿非好好骂对方不可。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大站,下去了不少乘客,有了回转身的地方,他愤怒地瞪起双眼,以皮鞋顶开那人的雨伞,怒视着那个“不长眼”的乘客,看见对方是一个盲人,再看,刺他脚踝的,并非想象中的雨伞,而是盲人的拐杖。这一发现,他原本难以压制的怒火,突然消失了,脚踝也不痛了。为什么整个感觉会突然转变了呢?从表面看来,愤怒是由于刺痛他的“那个人”和“那件事”,但是当他发现对方是个盲人的时候,他的想法和感觉转变了。人的心,是以外界的变化影响自身内心的变化。学佛人不要把外界的变化用自己内心的执著去想,就会放得开、想得明白。


如果今天看到太太脸不开心了,或者先生脸板着和你讲话,不要想他是对你,可能他在外面累了,可能上班很辛苦,可能他做饭不当心把自己的腰扭了。要为别人想,才会随缘,才不会生气,想法和感觉才会彻底变化。(掌声)


你若不来人间,怎知人间苦?你若不去生活,哪知拥有和失去?这个人间,我们没有带来什么,也不会失去什么。很多东西,失去了,本来就不是你的;得到了,也是暂时的拥有。最重要的,在人间要学会怎样处世平衡的态度,那就是接受有承受无。我们一辈子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拥有过,所以也从来没有失去什么。如果你认为拥有的一些物质和思维一旦没了,就会承受失去的痛苦;你以为这个东西是我的,失去的时候就会很痛苦;如果你以为这个东西是借给我的,还给别人,就不会痛苦。到人间所有一切都是借来的,名字都是借来的,生出来的时候连名字都没有,连爸妈是谁都不知道,一切都是借来的,所以不会承受失去的痛苦,这样你才能解脱。(掌声)


单单有理论、没有实践是不行的,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社会当中,很多人有大学文凭但是没有经验,单单有学历也不一定做得了老板。对我们学佛人来讲,单单学书本上的佛经还不够,要真正去度人,真正成为高智商的弘法人。(掌声)


     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5-1-7 05:34 , Processed in 0.090184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