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下来的人不 人间任何事情,定不下来的人都是 。你连 的念头都没有,你哪来的 ?当你 念之后,你定住了一个 的念头。你 的时候,你的经文已经化成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,这种力量就是 。这种正能量的 念头会进入你的 识田中,常留在你 识田中来指导你的 识田分别意识,让你知道哪些是好的可以进来,哪些不好的坏人把他推出去。你的 识田中充满着正能量,那你就能够跟你的 识田中接上关系。就相当于好人跟好人在一起,你才能见到最好的人;坏人跟坏人在一起,最后他引荐给你的是一个最坏的人。
师父告诉你们,我们有时候在做梦的时候也会碰到一些灵性,但是只要你当时在梦中 ,你的 完全能够 住,那你就不会在做梦中跟灵界产生误会和烦恼。很多人为什么在梦中哪怕是千钧一发之际也能转危为安?因为他念“ ”。
。如如不动不单单是嘴巴不动,最主要是你的 不能动。心动 就会动,心一动 也会动,心动了, 俱动,什么都动了。所以你心动不动,人家从你 就可以看出来。很多嘴馋的人路过一个食品店,他的心一动,他的眼睛会亮,他的嘴巴马上会动——口水都流出来了。人真正要懂得心不能动,你的 控制住,你的 和你的 都等于 不动,都不会动。所以我们要 ,就是在心不动的时候,你就产生了 。再好的东西、再好吃的东西,你今天是糖尿病你就是不能吃,心要看见蛋糕如如不动;你今天是一个好色之徒,你看见女孩子漂亮,看见男孩子年轻,你不能 ,一动的话就进入了你的 当中,你慢慢地就经常会去想,就等于把那些 经常挖出来看一看,再挖出来看一看,然后在你的心里、在你的大脑里,满脑子都是 和 的东西。
所以,能念什么经让自己不去想,那是最重要的。那么念什么经能够让自己 呢?师父就跟你们讲,心中常 观世音,心中常 观世音。念头上要想到 ,要懂得潜意识是一种 ,潜意识是一种 到人生无奈、人生悲伤、人生的幸福,之所以存在着这些感觉,它都是 的。就犹如《金刚经》讲的“如 ,如 ,应 ”,这些都是 。就像我们今天到饭店里吃顿饭,感觉这个饭店烧的味道非常好,有的人说“今天旅游到什么地方去,我感觉到很舒服、很开心”,那是一种感觉。感觉在瞬间就可以 ,在瞬间就可以 。
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是 好自己的 ,不要让这种感觉进入到自己的 ,因为任何感觉都可以给你造成 。一种好的感觉可能会让你心里 得到安慰,但是不好的感觉可以在你的心中 一辈子。我们很多年轻人,爸爸妈妈在家里打架、扔东西的时候,我们小孩子的时候很害怕,那种感觉你可能会记一辈子的。如果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把你带出去吃个好东西,你很快就会忘记。在心理学上来讲,那是一种感觉,那种feeling。感觉是一种 的东西,感觉是 的东西,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,我们心中不断地 感觉,又会不断地去 它。我们拥有不断生出的问题,自己内心又在不断地回答它。我们不断地在产生那种 的和 的感觉,又是在自己的 和 中消失,所以一个人不要去相信人间 的东西,一切都会 。
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,到了一定的时候,修到自己的 可以控制自己的 。当自己的外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明明知道 ,你的内心就可以有一种 从你 识田中出来,来消除你第 意识和第 意识的 意识。比方说,“我今天可以赚这个人的钱”,那是你应该赚的你可以去赚,但是在你的 识田中,我们学佛人不能去赚那些老弱病残、穷人、那些经济上不是太好的人的钱,那么这个第 意识的存在就是否定了你的第 意识“只为自己赚钱”的概念,这样你就是正能量战胜了你的负能量,你就 了,你就 住自己不好的 和人间红尘中的 。
修行人要懂得 ,经常自己问自己“我这件事情做得对不对”,经常自己跟自己 “我在这一段时间中有没有 ,我有没有经常不去做一些 而经常去想一些 ”。有时候不该讲的就不要去交谈,有时候不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去付诸行动。经常问问自己的 ,用我们现在人间的话讲,经常去问问你的 ,你的良心 自己今天的这件事情、今天说的这句话吗?这就叫 ,这就叫 。
有时候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伟大,我们是谁都不知道。你是谁?你到底要往哪里去?从哪里来?一切都在 中。我们人应该 人类原始的、淳朴的、朴素的 ,那就是我们 ,真正找到自己 。“佛”这个字,梵文翻译过来就是 ,就是个觉悟的人。当你一旦在人间 了,你就可以驾驭这个世界;当你还存在着 ,天天不知道应该怎么 ,活在 之中,不让你感受到痛苦而实际上你在 痛苦的这颗心,自然在承受着更多的 ,让你不能 。我们学佛之后要成为一个 ,成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的 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,这样才能 提升。
世界本 ,庸人 。很多事情都是自己 出来的,因为人的 会造成跟别人的 ,也会造成对自己的 。一个人最重要的要有做人的 ,人的基本素质应该学会 ,应该学会 ,应该学会 ,更应该学会
,你才能得到 ,这是一个做人的基本的要素。
师父跟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,就是告诉大家:世界本无事,都是人自己的 造成了对这个社会、对这个人、对自己的 。有一头狮子和一只老虎,它们各占领了一个山头。有一天,它们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。这个狮子跟老虎打起来了,难解难分。到了最后,狮子打得爬不动了,老虎遍体鳞伤,两败俱伤。狮子快要断气的时候,冲着躺在它边上也爬不起来的老虎说:“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,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。”老虎吃惊地说:“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,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。”
这个故事告诉大家: 是非常重要的,人不 人,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伤害。所以,我们要 一个人(包括和你的老板)的关系,你要懂得多多地 ,要彼此 ,要 对方,要 ,学会 ,这五个 的最基本的因素。什么话都不要憋在肚子里,跟别人多多地沟通,让你的同事、员工、朋友、亲戚都能够 你,你就会 很多无谓的 和争斗。师父就是希望大家要好好地学佛,好好地懂得这些原理。
其实 跟我们的 是有很大很大的关系,生活中我们有烦恼;很多人认为学佛是学佛人的事情,那是和尚、尼姑念经的事情,跟我们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。师父告诉你们,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,其实人跟人之间都有 的影响,非常影响。过去在 上讲,你们两个有夫妻相,好得长。其实夫妻长期地在一起生活,他们真的会长得越来越像,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脸特别像,最后连两个人的性格、性情都特别像。这就是在心理学上讲的,人在 会有一种 的关系,互相 的关系。
开心的时候,两个性格相像的人会一起开心;悲伤的时候,两个人会一起有火气,互不相让,越吵越凶,越来越生气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夫妻吵架的时候像个冤家,好的时候又好得不得了,因为他们的脾气像、性格像,这是相互的 和 ,所以他们一起快乐、一起愤怒,那么人家就说这两个人天生一对,吵架也是这么吵, 也是这么样。
在心理学上就有一个名词,称为“ ”。情绪会传染给对方的,你 的情绪经常给情绪 的这个人,跟他经常 ,你的不良情绪会传给他。举个简单例子,一个过去很开朗大方的人,突然之间跟一个整天情绪忧伤的人在一起,时间长了,情绪感染,这个人也会变得非常忧伤。美国心理学家John Cacioppo曾经提出了情绪感染的概念,他说情绪会像 一样相互传染的。原理是什么呢?因为我们人会在 的情况下去 身边人的语言、声调、手势和他的动作,包括他的形象、思维,所以有时候就会 我们大脑中相应的神经元素,这就是佛法界讲的“进入你的 识田中”。
心理学家说,被模仿者的情绪完全可以在 进入对方的大脑中,而且这个速度之快仅仅是 。也就是说,这个人的情绪给对方的影响,可以一句话让对方 起来,一句话让对方 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