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4810

【博客分享】真正的忍辱菩萨行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2-5-2 18:28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博客分享】真正的忍辱菩萨行


博客法喜有声分享视频【合集】 


返回【博客发布的同修分享】首页 


使用搜索“关键字” = 微官网搜索功能 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正文

在第十八集讲座《克服心魔 正信正念》中有一个故事,乌鸦拘耆生的几个孩子被森林里的毒蛇吞噬,它悲痛不已,猕猴闻讯后义愤填膺,发誓除掉这个荼毒生灵的祸害,经过一番殊死搏斗,毒蛇终于一命呜呼,拘耆欣慰不已。佛陀听说这件事后感叹道,正义的猕猴是菩萨的化身,为了不让毒蛇继续残害生灵而牺牲自己,为保护众生宁可自己造下杀业。


师父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修行人应先守好小乘戒律,严守身口意,不违戒制,等到自己有了相应的能力,一定要学菩萨精神,发菩提心救度众生;小乘戒律强调清净个人的止持,而大乘戒律重在论心不论事,并非一味执泥不化,而是强调积极行善、利益众生,只有在弘法利生中逐步消除自己和众生心中的毒蛇魔障,才能与众生一起离苦得乐,这就是大乘佛法的精髓。


佛门有句话“若行菩萨道,忍辱护真心”,我们曾以为忍辱只是忍耐外环境的一切不如意,如别人的污蔑伤害、冷热病痛等等,但深入学习后懂得,其实这只是为了调服自己的心性、避开世俗矛盾争锋,是修戒定慧的方便,还远远不是大乘菩萨道的忍辱行。菩萨行人只要能够护持正法、对众生有益,就应相机行事,不必考虑自身得失,也不必一味柔声细语,必要时还需雷霆怒目、金刚棒喝,才能令人洗心革面。


假如执着于世俗或小乘层面上的忍辱,抱着不结恶缘、避让三舍的想法,就不能降服恶人恶行,非但使其恶业不断增长,最终堕入更深地狱,还会伤害更多众生,败坏正法。如果这样的话,从表面看来好像在修忍辱,但实际上却与菩萨的忍辱行背道而驰,因为菩萨的发心是救度一切众生的生命及慧命。对行大恶者即使是出手断其性命,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杀生,而是出于慈悲,就如佛陀的前身大悲商主毅然杀了混入商团的短矛强盗一样,因为即将被他杀人劫财的这五百商人全部都是不退转菩萨。大悲商主的发心毫无自私自利,完全是为了拯救五百商人的性命,也使强盗免入无间地狱,而这个伟大的善行,反而让大悲商主增长了几万劫的资粮。


与猕猴除掉毒蛇的故事一样,大乘佛法的菩萨戒不仅要自身不犯威仪、普行善法,更要摄受众生,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,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,在菩提心的前导下,依据当时的环境、众生的心性、最终的目的而定,是大慈大悲,大智大慧的精妙结合。正如师父讲过:心善一切善,心恶一切恶,心犹如树根,如果心中充满贪瞋痴,哪怕行为装得庄严,说话口吐莲花,文章满腹经纶,就如有毒的枝叶长得再茂盛漂亮也是枉然,相反,在无我利他心的摄持下,即使行为上存在一些不被人理解的地方,只要能让众生获益,同样是功德无量。何况,凡人的智慧并不究竟,无法正确区分何为真善,何为伪善,现实中认真作假、认假成真的事太多。


学佛修心中,能遇到一位真正修菩萨忍辱行的导师太不容易,为人师者如果只想着不得罪弟子,为了拥有信众、得到名闻利养而放纵弟子的缺点,看似师徒之间其乐融融,一团和气,但实质上却如同行魔业,是伪善;相反,如师父那样冒着被旁人讥讽、被弟子怀恨背弃、污蔑诽谤等风险,随时如实地指出毛病,并不惜作师子吼,严格监督改正的,是真正的良师、善知识,哪怕一时的严苛会有些受人诟病,但发心却实在是为了成全弟子的道业,扫除弟子身上的魔障。


弘法护法中,我们同样需要有利益群生的真发心。当然,前提条件一是以坚固的自修自度为基础,否则连基本的教理和因果观都不清楚,盲目行事,极可能发心很好,但行事中却掺杂了私欲,偏离了佛道,结果却造了一大堆恶,反而伤害众生,只有将渡船修得牢固,自他的慧命安全才能保障。如果有人诽谤三宝、宣扬歪理邪说,正信佛弟子都有责任予以驳斥,护持正法住世度生,同时心中应起慈悲。若是自顾清净,有能力而不为,则有失内弘外护的本分,其发心就与佛心及初发的菩提心相去万里。


从各种开示中总结,真正的忍辱菩萨行不是只保护自身毫不违犯,而是在福慧双修的同时悲智双运,以大智慧观察众生,观五蕴、诸法为空,以外界的逆缘为增上,专致于用菩提心与善巧手段降服难化众生归于佛道,既尽形寿、竭全力入世度众,又观众生本是诸佛,这就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菩萨行处。



分享人:李同修

【网友反馈 2022-03-23】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11-4 21:20 , Processed in 0.09465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